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172节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眼下虽然可能丘明更早一步登临上三天层次,但辛陆对此并不介怀,反而作为同门师兄弟预祝对方功成。

&esp;&esp;“郭师妹有心外放,开山立派?”

&esp;&esp;三清三宝洞天内,雷俊接见同门师妹郭燕。

&esp;&esp;郭燕向雷俊行礼:“人间合流,山川秀丽,此前偶然间寻得一处灵秀之地,故而有心为本派再开一脉宗支,特向掌教师兄请行。”

&esp;&esp;雷俊言道:“本派开枝散叶,宗承源远流长,乃是幸事,郭师妹不辞辛劳,令人钦佩,我自无不允,相关所需,与华节和左师伯他们相商便好。”

&esp;&esp;郭燕行礼:“谨遵掌教师兄法旨。”

&esp;&esp;天师府内绝大部分日常事务,雷俊当前都已经不再过问。

&esp;&esp;只是类似郭燕这样有心开山立派为符箓派再开一脉宗支传承的事情,因为意义特殊,故而不论卓抱节、张静真还是老一辈的上官宁、刘笑他们都不会擅专,而是令郭燕亲自来向雷俊陈情。

&esp;&esp;郭燕及上官宁的弟子上官宏,当年是和雷俊经同一届传度大典后正式入府。

&esp;&esp;到如今,二人修为也都已经臻至六重天境界。

&esp;&esp;二人论年龄只比雷俊略小几岁,故而也早都过了百岁之龄。

&esp;&esp;对于寿享四百的中三天修士来说,他们都已经进入修行上的平台期,尚未断绝继续向上的可能,只是难度相对较大。

&esp;&esp;但不管怎么说,二百岁之前他们都还有最后一搏冲击七重天的机会。

&esp;&esp;对郭燕、上官宏来说,已经不能要求更多。

&esp;&esp;这是天地灵气潮涌以及府内环境改善共同造就的结果。

&esp;&esp;不用多,倒退百来年前,参照他们的资质情况,当前阶段是五重天修为境界。

&esp;&esp;纵使有最后一搏的机会,也是在二百岁前搏六重天。

&esp;&esp;想要臻至七重天,除非逆天机缘眷顾,否则断无可能,而在历史上类似先例实在太过稀少,寥寥可数。

&esp;&esp;可对现在的上官宏和郭燕来说,他们仍保留有七重天的希望。

&esp;&esp;哪怕是二百岁时方才臻至七重天境界,寿数延长到八百岁后,他们便仿佛重获新生,保留了二百岁到四百岁之间继续冲击八重天境界的希望。

&esp;&esp;差距之巨大,一目了然,几乎可称之为改命。

&esp;&esp;这当中,除了此方大千世界天地灵气潮涌利于修士修行外,最重要的变化自然在于他们背靠的龙虎山天师府势头不断向上。

&esp;&esp;是以不管郭燕还是上官宏,乃至于府中其他还有希望继续向上的年轻中三天修士,对自家掌教真君雷天师除了敬服之外,更心怀无比感激。

&esp;&esp;雷俊能感受到其他人的心思。

&esp;&esp;他反应较淡,不因此心潮澎湃。

&esp;&esp;于他而言,居其位谋其事,既然接掌龙虎山门户,那便尽心经营。

&esp;&esp;府里蒸蒸日上,后继有人,则不负昔年接任天师时所作的决定。

&esp;&esp;“除了六重天修士外,余下年轻一辈,进步也都很快。”雷俊满意点头。

&esp;&esp;他虽不过问府中事,但此刻不用专门去看,龙虎山门人的大致情况仍基本都有数。

&esp;&esp;除了薛愈、苏河等人,近年龙虎山新涌现的人才,来源越来越广。

&esp;&esp;有王不久、王嘉楠的远房同族王彦森,不过曾经的大汉琅琊王氏一族早已经分家。

&esp;&esp;有第二次黄天归宗,先入大汉龙虎山一支,人间合流后彻底回归龙虎山祖庭的梁霄钧。

&esp;&esp;甚至还有出身大宋王朝宋室的贵女柴宁。

&esp;&esp;人间合流之后,各方交织在一起,令龙虎山天师府弟子接下来的来源,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。

&esp;&esp;雷俊对此并无遏制制止之念。

&esp;&esp;不论是早年的张静真、方简,还是晚些时候的丘明、辛陆,都会给他们做出榜样。

&esp;&esp;倒是另有一人,情形相对特殊。

&esp;&esp;少数知情人,都对此颇为关注。

&esp;&esp;雷俊知晓后,淡定如故:“将人接回山入道吧。”

&esp;&esp;“谨遵掌教法旨。”高功长老柯思成,向雷俊行礼。

&esp;&esp;雷俊神情波澜不惊:“夏师兄、夏师姐他们有心了。”

&esp;&esp;听雷俊的称谓,柯思成微微松一口气的同时,心中亦是百感交集。

&esp;&esp;信州李氏一族,早已成过眼云烟。

&esp;&esp;昔年与李氏走得颇近的夏氏一族,这些年来则改名换姓,低调行事,以至于世人大都已经忘记曾经出过夏博、夏秀山、夏清等天师府高足的这一家。

&esp;&esp;当年龙虎山天师府没有开革李红雨,自然也没有开革夏博、夏秀山、夏清等人出门墙。

&esp;&esp;“昔年本派同江州林族相争,夏师伯亡故于鄱阳大泽一役,不不管怎么说,都是为公献身。”

&esp;&esp;雷俊言道:“昔年公案,牵扯甚广,故而本派上下都低调处置后续事,到如今,尘归尘,土归土,许多事已经没那般要紧。”

&esp;&esp;柯思成慨叹:“掌教宽宏,世人所敬仰,夏氏一族那边并无希望回归山门,不开革他们,已经令他们感恩戴德,夏师弟、夏师妹他们只希望能为府里再做些事情,便于愿已足。”

&esp;&esp;雷俊:“他们为本派荐才,府里自然是欢迎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