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带他不行,他就去向阿耶哭!
对唐国公府来说,这个暂时的独门生意不能暴富,细水长流也是个进项。不过最要紧的是家里的孩子都沾光了。只李世民嫡亲的三姐回来拧他耳朵:“我不稀罕你这分红,只当时缺钱怎么不找我要,跟三姐生份了是不是?”
李世民顺着她力道转圈卸力,连连讨饶;“当时急着开工,凑齐就动手了,没顾得上,下次一定找三姐!”
李玉华松了手,拍了一下二弟的后脑勺让他玩去,自己去找母亲说话。
她回家当然不是专门逮弟弟的,是柴氏想与唐国公府一起做蜂窝煤的生意。柴氏祖籍在晋州临汾,那边向来盛产石炭,柴绍这一支有了官身,但柴氏族人多数还聚居在老家。
柴氏就想与亲家合作,他那边有人脉也有人手,开采和做工都方便,只要李氏同意,生意就可以做起来了。
世家贵族彼此有亲,做事不能太难看。蜂窝煤制法简单,一看就会。但不打招呼直接做这门生意,就算唐国公府不追究,这么干的人自己的脸面也没了。
李渊得知女儿来意,很爽快的答应了。他可没那人手和心力把这种小生意铺满大隋,能在长安再开一家,老家再开一家就不错了。柴氏愿意合作在晋州做这生意,他求之不得呢。
这也打开他的思路了,除了李氏族亲,几个嫁出去的女儿婆家,他也主动去问了问,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别处做这买卖的就做,他拿分红就行。
窦夫人用新学的指法拨着算盘珠子,算出未来几年里可能到手的钱财,不喜反忧,对李渊道:“郎君这次入帐不少,也是托了陛下在军中使用的福份,不如挑几匹骏马献给陛下?”
李渊一想也对,虽然现在赚的钱还买不起马,但这么下去肯定是府中的一大进项,而且是日日不绝,千家万户都要买的进项。若不是陛下在军中使用,前几月那不咸不淡的出息他可还记得呢。
“夫人说得有理,我也不等钱财到手,明天就挑几匹好马去。”
窦夫人松了口气。她不知道,历史上她对李渊的劝说没被听进去,直到她去世,李渊才在磨砺中醒悟过来,献马于杨广,得了其信任。
现在这事提前了!当然杨广也很高兴,这一来说明他眼光好,及时用于军中免于军士受冻而亡;二来李渊及时表忠心,让他觉得这个亲戚还是可用的。虽然暂时没挪位置,但他记在了心里,有机会就要提拔他。
皆大欢喜中,造成这一切的李世民,却显得有些郁郁。
他的授课已经挪到了庄子上,人数也增加了二十多个。这批人与第一批中年纪小、学得慢的人合作一班,学得快的另成一班,已经学到了五年级的程度,赶上了李世民刚回来时的进度。
≈lt;a href=&ot;古穿今 ≈lt;a href=&ot;&ot; title=&ot;南林烟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南林烟